首页 我们 服务 智库 知识 案例 新闻 联系

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优化:传统与改进型SLP方法解析

2025-10-28 16:27:53
在物流园区的规划中,功能区的布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园区的运营效率,还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顺畅性。为了优化物流园区的布局,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并按照明确的步骤来执行。同时,不断探索和

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优化:传统与改进型SLP方法解析

园区规划方法

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方法

 

原则与步骤

 

改进措施

 

在物流园区的规划中,功能区的布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园区的运营效率,还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顺畅性。为了优化物流园区的布局,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并按照明确的步骤来执行。同时,不断探索和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我们的布局方法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物流需求和市场环境。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202212月发布的《第六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揭示,我国现有的各类物流园区数量已达2553家,相比2018年第五次调查的1638家,增长了55.9%。在过去的四年里,我国物流园区的总数年均增长11.7%,显示出快速的增长势头,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事实:当前仍有部分园区在功能区布局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内部作业的不顺畅问题也时有发生。鉴于此,本文旨在系统梳理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的传统SLPSystem Layout Planning)方法,并概述近年来出现的改进型SLP规划布局方法,从而为物流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功能区布局的重要性

在物流园区中,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园区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一个科学的布局能够使物流作业流程更加顺畅,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的传统方法及改进型方法,旨在为物流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要素的汇聚之地,其作业对象、作业方式以及服务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功能区,不仅可以促进物流作业的高效执行,还能实现园区整体功能的系统化协同。这样一来,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都能得到最合理、最经济且最有效的组织与运转,从而确保规划中的园区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功能区布局的原则

在物流园区中,功能区的布局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物流作业的效率,更对园区的整体功能发挥产生深远影响。为了确保规划的合理性,我们提出了以下功能区布局的原则。这些原则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功能区布局,从而实现物流园区的高效运营和最大化经济效益。

 

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的五大原则

在规划物流园区的功能布局时,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以确保高效运营和最大化经济效益。这些原则包括:首先,确保布局的合理性,以优化物流流程;其次,注重实用性,使布局能够满足实际作业需求;第三,追求经济性,通过合理布局降低运营成本;第四,注重灵活性,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最后,确保可持续性,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将能够制定出更为出色的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

最短化原则在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该原则要求在园区设计时,将货物流量大的功能区尽可能地靠近设置,从而缩短货物在园区内的流动距离。通过优化布局,我们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和搬运,使货物能够迅速且高效地送达客户手中,满足其期望。同时,这一原则还有助于避免货物运输中的迂回和倒流现象,确保物流园区的整体效率不受影响,维持货物作业的顺畅无阻。

系统化原则在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中同样不可或缺。

随着现代物流园区的功能不断拓展,仅靠传统的仓储和运输已远远不够,商务、展示等新功能逐渐融入。因此,在规划时,我们必须对物流园区进行精准的功能定位,综合考虑物流与非物流因素对布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恰当的比例,进行系统化的功能布局,最终实现物流园区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柔性化原则的应用

在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市场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由于这种变化会导致园区货量及货品的相应调整,因此,我们在规划时需要确保面积和空间具有足够的可拓展性,同时,功能区类型的设置也应当具备可调整性。这样可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物流园区的适应性和运营效率。

 

传统SLP方法步骤

在物流园区功能布局规划中,传统的方法通常遵循一定的步骤。这些步骤包括确定物流园区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然后进行详细的设计和优化。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系统性和逻辑性,能够帮助规划者逐步构建出合理的物流园区布局。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这种传统方法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难以应对动态的市场环境和灵活多变的需求。因此,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柔性化原则的应用,以确保物流园区的布局能够灵活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在功能区布局规划中,经典SLP方法的应用广泛,其流程包括五个关键步骤:首先是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接着进行功能区的类别划分,然后进行功能区面积的精确测算。在此基础上,进行SLP的初步布局设计,最后通过方案对比与优化来确定最终布局方案。这一方法体系旨在帮助规划者系统化地构建出既符合市场需求又高效实用的物流园区功能布局。

土地现状分析是功能区布局规划的首要环节。它主要涉及对园区内部土地的性质、面积以及利用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通过这一步骤,规划者能够对待规划土地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包括各块区域的面积、利用现状以及未来开发的条件等。

 

在土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规划者可以大致划分出园区的可利用面积,并清晰地了解各块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基础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功能区布局设计、面积测算以及方案对比与优化等步骤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土地上的建设基础,如闲置的厂房、办公楼等资源,可以有效地减少相关设施设备的重复投入,从而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

功能区划分是物流园区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在综合考虑园区未来业务发展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流动,以及为工作人员提供配套服务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园区所需具备的功能。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物流园区普遍划分为仓储区、多式联运区、综合服务区和商贸交易区等功能区域。这样的划分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园区规划的目的,确保建设目标的合理性,还能根据各功能的优先级,分阶段进行建设,从而减轻资金等方面的压力,逐步推进园区的整体发展。

功能区面积的精准测算对于物流园区的规划至关重要。在综合考虑园区吞吐量、各业务作业量等定量数据的基础上,我们采用科学的测算方法,针对每个功能区所需面积进行详细计算。对于仓储区和集装箱堆存区等关键功能区,我们制定了专门的测算方案。例如,仓储区面积的估算主要依据货物品类市场预测量,通过采用适当的仓库面积计算公式,得出精确的面积需求。这样的测算过程,不仅确保了功能区面积的合理性,也为园区的整体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仓库面积需求:

 

仓库面积需求是物流园区规划中的关键一环。我们根据货物品类市场预测量,结合科学的仓库面积计算公式,对每个仓库的面积需求进行精准估算。这样的测算结果,不仅为仓储区的合理布局提供了依据,也为整个物流园区的规划优化贡献了力量。

集装箱堆存面积的测算方法

 

集装箱堆存区域的核心设施是集装箱堆场。为了准确估算该区域的面积需求,我们依据集装箱的市场预测量,运用专门的集装箱堆存面积计算公式。具体估算步骤如下:

 

绿化及道路面积的估算,我们主要依据《物流中心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中的相关比例来进行。而对于其他服务产业所需的用地面积,我们可以参考多个园区的用地面积占比,同时结合园区的实际运营需求来进行估算。例如,生活配套区和综合办公区可以按照低层建筑的标准来进行面积估算,而公路港则可以根据车辆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来进行面积估算。

在完成功能区面积的测算后,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布局设计方法(SLP)来进一步分析。通过计算各功能区之间的物流量,我们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物流相关性。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各功能区之间人流、信息流等要素的联系紧密程度,从而确定非物流关系的相关性。最后,将这两个相关度结果综合起来,可以得出功能区间的综合关系相关性,这将为后续的布局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在确定了各功能区间的综合关系相关性后,我们可以采用AEIOUX等符号来标记它们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例如,关系为A的区域可以相邻拼接,而关系为E的区域则适宜对角相接。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进一步开展后续的布局工作。

方案对比与确定

在初步方案形成后,我们利用Flexsim等仿真软件来构建各方案的模型,并据此进行相关指标的计算。通过对比多个方案的结果,我们选择出最优方案,从而形成最终的布局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传统的SLP法因其操作性强的特点而被广泛采用,但它对设计人员的主观性有较高的依赖。由于不同设计人员在技能水平和个人经验上的差异,他们所得出的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布局方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改进型SLP方法

为了克服传统SLP法在布局设计中的主观性限制,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SLP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引入更多的客观指标和仿真验证,旨在提高布局方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我们在初步方案形成后,不仅利用仿真软件构建模型进行指标计算,还结合实地考察和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多角度的评估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得出更加合理、客观的布局方案。

 

改进型SLP方法的创新之处

针对传统SLP方法在布局设计中的不足,企业规划人员和物流学者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对其进行了显著的改进。这些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数学模型与SLP方法的融合。在SLP布置设计过程中,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将园区的目标转化为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约束,从而确保所得结果更加贴合实际,进而提升布局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2)启发式求解算法的应用。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GA、蚁群算法等先进的求解算法,对SLP方法进行方案求解。这些算法的运用,不仅减少了传统SLP方法对手工调整程序的依赖,还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影响,使得求解结果更加接近最优方案,从而增强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改进型SLP方法的实施步骤

改进后的SLP方法,在保持用地现状分析、功能区划分、面积测算、综合关系分析等传统步骤的基础上,对其布局方案求解过程进行了革新。这一核心区别使得改进SLP方法在求解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上有了显著提升。其具体实施步骤如图所示。

 

 

改进型SLP方法

建立模型求解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确立功能区布局目标函数。在综合考虑布局因素后,以物料搬运总成本最小化、功能区间的关联度最大化以及土地改造成本节约为关键变量,构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需注意,不同功能区对土地承载能力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但在设定物流园区总承载能力为定值的前提下,土地承载力改造的成本也需纳入考量。在设定好各分目标后,通过归一化、加权等方法整合成最终的目标函数。

 

2)明确功能区布局模型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需根据实际待规划园区的具体情况进行数学化转化,以确保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情况。通常,这些约束包括功能区间不重叠、功能区范围不超出规划区域、功能区的长宽比符合预设范围、功能区不得布置在车辆装卸停靠线上,以及出入口位置需设在物流园区边界的中点等。

 

3)选择适合的布局模型求解算法。根据问题模型的特点,目前常采用的方法包括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等启发式算法。

 

4)进行功能区布局模型的求解。在完成算法设计后,将园区的相关参数输入模型,即可得到最终的布局解决方案。

4)得出功能区布局方案。经过模型的求解,我们可以得到满足各项约束条件且实现目标函数最优化的功能区布局方案。这一方案将指导物流园区的实际规划与建设,确保物料搬运的高效性、功能区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物流园区的布局设计,作为物流系统建设中的核心环节,其合理性对园区的整体运营效益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关乎物流园区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广泛应用于功能区布局的传统SLP方法,同时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基于数学模型和启发式算法的改进型SLP方法。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实践中,企业应依据各自园区的独特性,选择适合的布局方法,以实现高效、紧密且合理的功能区布局。

参考文献

 

[1] 李顺. 物流园区功能区块两阶段布局规划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9.

[2] 彭强.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设计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No.640(03):96-97.

[3] 仓库面积计算原则及方法 - 豆丁网 (docin.com)

[4] 集装箱码头的堆场容量和面积的确定 - 豆丁网 (docin.com)

[5] GB/T 24358-2019物流中心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

[6] 郝兴霞. 基于SLP法的物流园区设施布局优化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15(14):130-132.

[7] 谷乐阳. 基于改进SLP的现代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8] 郭飞宇. 基于改进SLPS公司济南物流园功能区布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 许浩. 基于动态客流的公路客运站功能区布局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22.

[10] 张恒.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优化研究[J].铁道货运,2022,40(01):46-52.